有一个笑话,说百货大楼的滚梯只往上去,不往下来,问:为什么?答:上去购物时是上帝,购完物后什么也不是。
销售者销售产品时就如同乘滚梯往上行一样,一旦形成债务关系,却远不如购完物后的顾客。
屠科长最近想打官司,当他去有关部门咨询时,一位年青的律师对他说,你是有道理的,我可以接受你的委托,但却不能保证打赢。
由此可知,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复杂性。
屠科长索性先放弃这个念头,再做最后一试。
他又一次来到欠款单位。业务部申主任不痛不痒地接待了他。他们已不是头一次打交道,屠科长以前来过几次,他手下的业务员来的次数更多,可是谁敢没有拿回钱去。
“怎么样,能给点吗?”屠科长开门见山。
“你还不知道我们单位的状况,一天不如一天,早就没钱还债,现在更不可能。”申主任说。
“想想办法,没多有少,解决一点是一点。”屠科长想化整为零。
“开工的办法还没想出来呢,哪还有办法还债。”申主任把事情形容得很惨。
屠科长知道他说得有些过份,可一时又不知道如何对答。
为了证实对方是否有钱,屠科长来到银行,找到了主管这个单位信贷工作的老唐。
老唐向他介绍说,该单位的经营状况已保证不了生产的需求,帐户虽有进项,却不够各种费用瓜分的。据说,财政部门最近要给他们退税,如果是那样,还能有所好转。不过,退回来的税款首先要考虑收贷,然后才能由企业支配剩余部分。
听到这个消息,屠科长好像看到了一丝希望。他向申主任问了一句:“如若有钱,是否给我解决。”申主任睁大了双眼瞄了半天,还是看不透屠科长冒出这句话的原因,只好说:“你放心,只要有钱一定给你。”
自此,屠科长一天两趟,去向银行老唐打听退税一事是否有了结果。
“你别在这儿打主意了,即使退税,企业不同意我也是不能把钱给你划过去的。以后也别想在我这里探听出什么,我们有权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保密。”老唐后悔说出退税之事,不过,只要企业把住关,也无关紧要。
申主任见屠科长呆了这么多天,而且还有泡下去的意思,便劝他暂时先回去,否则也无益处。
“没关系,我再等几天,在你不为难的情况下,只要给我解决三万元,我便回去。”
屠科长来到邮电局,在电话里向厂长汇报了情况,并说出解决欠款的唯一办法,请厂长在那边一定妥善安排,到时决不能耽误。
这天,屠科长见申主任忙了起来,一会儿去厂长室,一会儿去财务科。他趁申主任稍有休闲,便迎上去说:“我的事怎么样了?”
“进了点钱,不多,只能给你挤出一万。”申主任见他呆了这么多天,心想,多少给点让他回去也好有个交待,人家毕竟是科长,得给留点面子,以后想见时免得说不过去。
“有毛不算秃,一万就一万。”屠科长心里很高兴,总算等到了这一天。
屠科长火速来到邮电局,用直拨电话通知厂长,一切就序,按已定方案办理。
第二天上午,陈厂长陪同银行老刘来到了欠款单位的开户行,找到了老唐。
老刘向老唐说明陈厂长的单位正在上马一套进口生产设备,前景十分可观,只是目前苦于资金紧张,请他设法帮忙把欠款由银行直接划过去。
“这个帐面上只有三十几万元,还要维持正常费用。”老唐说。
“财政局不是给退税了吗?你就晚收几天贷款,先让陈厂长把这关闯过去.”老刘说。
老唐没想到人家已经了解了底细,指着老刘笑着说:“你呀,净给我出难题。”
“都给你划过去了,明天我通知这个单位补办手续。”老唐说。
“多谢,以后在我那边有什么事尽管去找我。”老刘说。
次日,申主任去财务科给屠科长办款。出纳员告诉他,人家没经过咱们便把钱弄走了。你还献什么殷勤。
回头再找屠科长,已经不告而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