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企业在经营中,只注重效益,而忽视了必要的规章制度的建立,在与其他企业的经济往来中,没有认真履行手续,有的根本就没有正式购销合同,还有的随便用张纸打个条,没有公章,只是写上经办人的名字。而一旦对方企业内部发生人事变动,或经营不景气,便会常赖帐,因而使企业吃亏。
北方有一家制药厂和一家外地医药公司签订购销协议,合同签得很草率,只是在一张白纸上写着:“医药公司购买我厂药品。”至于是什么药,买多少,却没有写,而且上面连个公章都没有。
按照当时的口头协议,医药公司3个月内将购药款全部付清。可是,过了4个月,医药公司却不承认所欠的这笔药款。老吴没有办法,只好托人打听到了小张现在的单位。
老吴找到了小张,说明来意。
小张听后说:“我现在已经不在医药公司了,这件事你还是找他们去说吧。”
老吴见小张想推托不管,便说:“这件生意是经你手办的,而且当初要不是看你的面子,我们也不会没签合同就把那批药材销给医药公司。现在,你虽然调走了。可是,你经手办的事情还是弄清楚的好。”
小张无奈,终于说出了心里话:“医药公司经营不景气,原领导已被调走,新上任的公司马经理不想给这笔购药款。你想要回钱,还得去找他。”
老吴一听,心里很犯难:这笔生意当初是自己经手办的,就因为都是熟人,所以才没有签正式合同。款子要不回来,自己回去怎么向领导交待?
他听从了小张的建议,决定到马经理家去一趟,当面和他谈谈。老吴向小张问清马经理家的地址,晚上带着礼品,来到了马经理家。
老吴先讲了一些自己的单位现在的困难,然后才说出自己这次来的目的。
马经理听后,摊开双手说:“我接手的时候,并没有听说这件事,现在你来要钱,叫我很为难。”
老吴听出马经理不想给这笔购药款,忙将带来的礼物送上。可是,不管老吴怎么说,马经理就是不肯收下。
第二天,老吴又去找小张,请他帮忙,约好马经理下班后一起到饭店去,沟通一下感情。
下班后,老吴把小张和马经理请到一家高级饭店,点上一桌丰盛的酒席。
几杯酒下肚,马经理有了些醉意,不觉飘飘然地说:“老吴,你说我们欠你们购药款,可我们之间并没有立下协议,所以钱给你们也可,不给你们上哪打官司也打不赢。我看这样吧,我们公司资金也有困难,那笔购药款,我们就还你们三分之二,你们这也叫花钱买教训吧。”
小张听了,也在一旁打圆场说:“老吴,这样就不错了,你没听人说,现在欠钱的人是爷。你要不同意,恐怕连一分钱也得不到。”
老吴听了,说:“这事我做了主。这样吧,明天我把情况向厂里汇报一下。”
过了几天,医药公司忽然接到法院通知,制药厂告他们拖欠购药款不还。
法庭上,马经理不承认欠制药厂购药款,也不承认双方签有合同。老吴出示了那份“合同”。可是,经法庭审查后,那份合同并不具有法律效力。
医药公司马经理见制药厂可能要败诉,心中正暗自欢喜时,老吴却当庭又出示了一盒录音带。
不一会,从录音机里传出来马经理的声音:“老吴,你说我们欠你们购药款,可我们之间没立下协议,所以钱给你们也可以,不给你们上哪打官司也打不赢…”
马经理的脸,立刻变成了猪肝色。
原来,老吴见医药公司想赖帐,要借宴请为名,在饭店里把马经理、小张的谈话偷偷录了下来。
在事实面前,医药公司只得承认了所欠债款,并及时归还给了制药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