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在大众心里有着相当的分量。它是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甚至一个国家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经久远的考验,在人们心目中赢得的信誉。“权威”在社会上拥有无形的信誉力量,在某种程度上享有“优先权”和“特别通行证”的待遇。社会上的一些不法分子看中的也是这一点,假冒权威进行一系列诈骗活动。
1.假冒政府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河南项城市的张孝峰、张孝成两兄弟,于1996年11月至1997年元月间,分别冒充项城市民政局股长和办事员,先后两次窜至江西吉安县和吉安市的乡镇等单位,捏造家乡遭受特大水灾的事实请求支援,骗取钱财和物资。
2.假冒声誉极好的社会力量
军队军人社会信誉极佳,骗子便假冒军人行骗,侵害的主要目标是驻部队少的地区,或与部队接触少的个体、集体企业和郊区及农村群众。骗子使用“军队”、“部队”等广告词,含糊不清,证件、经营执照多为伪造,大多以旅馆和租用的房屋为据点。
1993年8月24日,深圳市蛇口招商公司雇用15台假冒军车运送122.6吨玉米到平湖仓库,结果价值13.47万元的王米被骗走。1995年9月9日,成都市民从汽车贸易公司租用两台假冒军车,往山西、河北等地送皮鞋、皮衣等,价值25万余元的货物被骗走,至今未能破案。1995年6月9日,一辆悬挂军车车牌的车辆,在湖南衡山县骗运一车货物至广东、罗定,途中司机持刀将货主砍下车后驾车逃跑。6月23日,该车又骗运浦折色织布厂价值7万元的布匹至广西桂林,途中将押运人员骗下车后驾车逃跑。①1994年,上海无业人员张秋,胆大妄为,在上海私自设立了解放军某部驻沪办事处,非法弄来了空白驾驶证、士兵证和行车执照各一本,军种符号两盒,购买了10套军官冬夏常服,伪造了解放军某基地的干部任命命令,并私刻了公章,以一个办事处“少校主任”的身份进行诈骗活动。
3.假冒慈善组织
内地偏僻的庙会上,曾看见身穿制服、头戴大檐帽的人在兜售商品,说是民政局的干部,出来搞义卖的。他们军容齐整,煞是显眼。熟不知,真正的民政局工作人员是不可能出来卖东西的。还有打着捐赠、慈善的旗号行骗的,如诈骗中华体育基金会单位1.9亿元人民币潜逃的丁岚、付榕以及诈骗云南省5000万元职工解困资金后潜逃泰国的李文英、缪益春、冯耀梅。
4. 冒充大企业骗购
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全国大型企业。邻市宿州的骗子打着莫须有的“淮北矿务局蚌埠物资统筹总公司”的旗号向全国各地的有关企业、单位去函,称公司主要从事所辖的三十多个大中小煤矿矿用物资的统筹调拨、计划外煤炭的销售及劳保用品、职工福利品的采购发放等,现决定向贵方批量订购“洗涤剂”(手写体)。北京朝阳区某日化公司收到函后,来淮北一问,根本没有“统筹总公司”这单位。骗子的用意是骗取货物或回扣。1999年9月,湖北省一家有名的歌舞团接到名为“皖北煤炭物资供应处”的邀请函,说可来淮北演出60场,每场演出费1万元。歌舞团赶忙去淮北考察。“供应处”的人把他们带到近邻的萧县剧院看,并煞有介事地商谈演出事宜,午饭时借故不掏钱,下午又要歌舞团掏3000元去合同公证。湖北人生疑,到查号台一问,“供应处”并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