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话骗贿
骗子冒充某权威机构或名人及其亲友,使用不见面的电话与并不熟悉的受骗对象联系,以主动帮忙为由索要受话者的钱财。首钢工人黄宝军冒充国务院秘书,给根本就不认识也从没有见过的美菱集团董事长打电话,谎称要提拔一批干部,以此索取该董事长的行贿。淄博青年李汉强冒充高级干部或其亲属等,根据电话号码簿上的号码打电话给各地书画家诈骗书画家的作品,既不熟悉,恐怕永远也不具有回访性。@这些都是很典型的电话诈骗案例。
2.电话骗汇款
围不大,且零散单一。骗子雷祖兴,1999年春末夏初,谎称公安机关办案人员,给福建省的一些宾馆、招待所的总服务台打电话,声称正在调查一桩凶杀案,需要核查旅客身份,并要旅客留下家庭或电话骗汇款一般时间急迫,有不容回避的理由,受骗对象的范单位电话号码,然后自称是交通警察或急救中心的医生往旅客家里打电话,说该旅客出了车祸,正在医院抢救,要家里人按他指定的账号速汇款10000~20,000元。其实警察执行公务应该履行一定的手续,不可能只打个电话。
3.电话骗销
电话骗销往往是编造易被人相信的理由,针对性、预定性强,即“采好点的”。骗子大多流窜犯罪,没有固定的场所,一般上门交易,受骗对象暂时没有回访理由。2000年1月28日上午10时许,一位自称是澳门某知名人士的母亲的女人,声音细柔地打电话给广东某曲艺团,说赠给该团四部29英寸罗兰士牌彩电已运抵珠海拱北海关,请携4000元“税金”去取。下午见了面,那女人夺了钱就走,被民警抓住。
无业人员罗雄明利用各地开展“三讲”教育时机,以推销“三讲”教材为由,在孝感市及部分县区行骗。他以省、市、县三级组织部门名义向党政机关打电话,要求这些单位购买所谓的“三讲”教育书籍,他四折进,以全价588元售出。
4.电话敲诈
在台湾,眼角有三条鱼尾纹的男性名流要当心了!据《联合早报》引述台湾媒体报道,一名精研面相的大学生,“锁定”有鱼尾纹、命带桃花的政商名流为目标,然后打电话,声称掌握了他们的风流证据,勒索上百万元新台币,否则向媒体公开。警方说,这位骗子先后诈骗到的“遮羞费”总数至少2000万元新台币。
二、电话诈骗的防范
不论是普通百姓还是社会上有声望的人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都应注意,不要随意向外界透露自己的电话号码,以防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对不熟悉的人打来的电话述说事情不能轻易相信,一定要弄清原委后再答复。如果一时不好回绝,可找个借口婉转地搪塞一下,等搞清真相后再进行。因为现在社会非常复杂,既然有人能向你打来电话,说明他们肯定掌握了你的一些资料;而且只要想骗你,就必然会编造非常符合情理的理由,比如关于你孩子的学习、安全,关于你家人的健康、生活,关于你个人的学习、进步,关于你的理财。你一旦放松戒备,就可能中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