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合法收账 > 讨债博客 > 正文

    【深圳讨债】新鲜的网上骗局——骗销

    发布日期:2020-08-27 11:03  浏览次数:

    电子商务以其独特的售货模式让一些不法分子看到了所谓的“商机”。他们设计看似正规、完善的公司网页,展示价格诱人的商品,进行信誓旦旦的销售承诺。当你对网页和商品产生兴趣时,对方会给你一个虚拟的联系方式——QQ号码(非固定电话),要求你将现全打人他预先提供的银行卡账号里(一般不通过邮局汇款)。一旦付了款,再也等不来购买的商品,用QQ号联系,也不予理睬。
    骗子在二手市场发布虚假信息,谎称有一批海关罚没的笔记本电脑、汽车等,价格低廉,亟待出售,并留下一手机号。与其联系时,他们会给一个银行卡账号,让交一部分预付款,一般为全款的1/5到1/4。随后编造种种谎言,让购买者支付税金、邮寄费等,总之,让消费者付更多的钱,否则不能保证到货。当消费者恍然大悟时,钞票早已源源不断地流人骗子的腰包了。不久前,河北某商户李成在网上发现一个较有知名度的集团,正在促销电脑和摄像机。他拨打了网站提供的联系手机,按集团的要求当即订下20万元的货,并按惯例把10%即两万元的订金划至指定的账号。之后,该集团不仅不发货,还继续索要运费、保险费,并加要50%的货款。李成觉得蹊跷,电话询问,方知上当。
    1997年9月,日本东京一15岁学生在国际互联网的个人销售角登出了“出售热门卡通电话卡”的信息。有人向他发来电子邮件,他便让人向其以虚假身份开设的银行户头上汇人5.5万日元,收款后不给他们邮寄任何物品。此外,他还在网上开设“地下药局”,撰写的广告称:“本药局药品种类丰富,货源充足,可以满足各种病人需要”,还煞有介事地说有的药品是“进口货”,有的已脱销,很像是正规的网上销售。3个月内其户头上竟有60人汇人了100多万日元。
    2000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17岁少年刘建,通过“雅宝竞价交易网客户中心”发布售卖手机信息,称其“登录拍卖的40~50种手机,机型先进,价格低廉”,有的是“仅用过20天,因想换机所以贱卖”,保证“钱到发货,特快专递,如有质量问题,3天返回退款”等,并留下了汇款地址。网友一看市场上卖到三四千元的V998等手机,其开价只有2000元左右,便纷纷访问,意欲购买。山东泰安的王某、内蒙古包头的肖某等10位用户还真的汇去了购机款近万元,可款发出后就与买主再也联系不上了,寻呼不回电话、手机不开机, 发E-mai也杳无音讯。小孩上网作浪, 实在让人震惊!
    还有的是骗销劣质货物。1996年12月,台湾一无业男子自称“台湾骇客教父”,虚设网络业务公司,借以推销每套1万元新台币的《骇客防卫手册》。声称手册为现任多国国防部系统安全顾问和专家所写。实际上,手册是市面上常见的一般有关系统安全的工作用书,原价才400元新台币。该人经复印后分成3册,竟叫价30多倍,不到3个月有15万人上当受骗。
    更多的是商家发货时短斤缺两,因为是网上交易,对方吃亏后无法追索。有一次,某公司从网上了解到香港一家企业出售碎铜料,货物叙述非常诱人,于是在网上签订了购买合同,规定含铜量为65%。供货方还提供了完整的装运前环保检验证书、国外某检验公司的品质检验证书、船运提货单等。可货到后,该公司找到商检局初步审核,实际含铜量仅为1.45%,并短重364吨。实际上,笼统的描述根本不能作为品质检验依据,而购货方粗枝大叶,不仔细审核英文合同条款,误认为有品质验证书就万无一失了。
    网络购物方便快捷,然而各类安全陷阱却在明处、暗处“等候”消费者。王小姐在网上看到一则特价信息,某网上店铺以200元特价出售某名牌MP3,内存128兆,有录音及收音功能,比市场价格便宜一半。由于店主称存货不多,王小姐第二天就将款项通过银行汇至指定账号。3周后,收到的MP3却没有收音功能,要求退货,遭拒绝。理由是网页下方写明货物一经售出,概不退换。由于店铺经营者远在外地,王小姐只能自认倒霉。胡先生在易趣网上和私人达成协议,为女友购买一条天然水晶手链。对方介绍该商品是绝对天然的AA级优质水晶,要是有假,退一赔十。胡先生欢喜地将手链赠与女友,女友指出该水晶是劣质。气愤的胡先生要求退赔,遭到拒绝;向经营者所在的网络平台反映,却无法达到维权的取证要求;向消保委投诉,由于缺少凭证,工作人员爱莫能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