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合法收账 > 讨债博客 > 正文

    【深圳讨债】非法传销的欺诈实质——传销员变用户

    发布日期:2020-08-27 17:53  浏览次数:

    使用后便于现身说法地推销。可悲的是所有非法传销的传销网员一直到最后都没弄明白自己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沦为传销企业的忠实用户,实际是他们自己在购买、消费着传销公司的产品,在支撑着传销企业。我们并不排除个别加人较早、社会关系较好的传销员发了财,但为数极少。而大多数网员则为普通民众,没有多少社会关系和活动力,加上地处内地,所居小城镇人口密度低,实际传不了多少就传不下去了,有的甚至一件产品都传不了,眼睁睁地看着自购的摇摆机躺在屋角睡大觉。

    非法传销用人人可为性来迷惑传销员。都是社会上的人,谁能没有个三朋四友。熟不知,有社会关系是一回事,而能否发挥社会关系把产品传销出去则是另一回事。

    实际上,大多数人都要艰难地寻找下线,至少要找到四五个才能收回成本,可实践证明这绝非易事。更有一些不守信用的传销企业,携款走人,连许诺的传销奖也不能兑现。大多数上了当的网员,在饱尝传销之苦后,心灰意冷,只能硬着头皮,丢掉幻想,绞尽脑汁地企图微利。在这种收本的强力驱动下,又不由自主地为传销企业发展用户——下线网员。传销员就这样自掏血本地在梦想一希望一挫折一收本一绝望的矛盾心境中为非法传销企业奉献着心智和汗水,有时还要背上骗子的骂名。台湾一位著作家说过:传销隐秘着人类智慧的精华,企图通过传销别人的产品而发财的传销员万万也没有想到自己最终会沦为传销产品的终极用户,因为传销商实际关注的是最早参加听课的人是否能交钱跟进,至于他们能否继续发展下线则无所谓了。

    安徽姚某在合肥以广东福田公司名义要求人网者交390元购买健身器;夏某以广东开来国际有限公司名义规定人网费每人交纳300元,并购买一定数量的产品;邓某以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名义要求参加者必须购买一套价值700元的洗涤用品。传销高峰时,一些社会知名人士也参加进来,很多也不得不变成传销产品的忠实用户,同时也误导其他民众跟进。如海南某报社的记者程程经不住线人的劝说,花2000多元买了产品,当了传销员,结果除了几个亲朋好友出于情谊买了一点产品外,好多天才发展了一个下线,还是过去的同事。她每天打几个小时的电话推销产品,得到的回客几乎都是拒绝。越是亲近的朋友拒绝的越干脆:“唉,传销哪是你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