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广东淡水镇发生的传销案为例,绝大多数传销者在邀约“下线”时,开始并不说是传销,而只是说包工程或做生意等,鼓动对方辞去工作,或是变卖家产,以筹足一笔款子过来“发大财”。一旦被邀者如约来到,便组织好一批人马进行轮番“攻关”。被邀者一方面退路已断,一方面抵挡不住发大财的诱惑,往往别无选择地加入,然后再以同样的方式去诱骗自己的其他亲朋好友,如此这般层层地恶性循环下去。对个别极其“顽固”者,传销商还有一招,即先代垫出资880元,劝其参加公司举办的为期四天的所谓“潜能密·训”。据说,参加此种密训的人,“搞掂”率高达100%。一四川女子李某,对做传销十分痴迷,但她手头并没有购机人网的钱。于是她赶回四川老家,对父亲说广东惠阳的一位朋友,走门路弄到了几台高科技新产品,这种机器可以把海边的普通贝壳加工成珍珠粉出售。李父看此生意可做,便要求也转让一台给自己。李父当即拿出全家人多年节衣省食存下的1万元积蓄,匆匆赶赴淡水,发现事情的真相后,也曾打过退堂鼓,但在李女及众多传销者舌绽莲花般的游说下,同时他也确实看到有人搞传销发了财,终由起初的反感,继而心动,最后欣然人网。
江西萍乡武功山区的农民罗某夫妻,原来在东莞市一家建筑行业打工。1997年2月的一天接到其18岁的亲侄儿小罗从惠阳打来的电话,说他与几位朋友在那里合伙承包了几幢大楼装修业务,特邀叔父过来一起干。罗某夫妻出于对亲人的信任,当即辞了工,喜滋滋地带着辛苦打工攒下的血汗钱来到淡水,才知道侄儿竟是叫他们来搞“爽安康”传销;而小罗所说的那几位朋友,却是小罗的表姐、表姐夫等亲戚。几人鼓动如簧之舌,着重演讲那些不可思议的传销商成功的传闻,还带罗某夫妻去拜望了两位“总裁”,由“总裁”现身说法打消其思想顾虑;罗某夫妻一方面已无工可打,一方面也抵挡不住发大财的诱惑,进而双双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