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初交之季,吕平和外地一用户签订了一份价值二十多万元的产品购销合同,当时说好,货物发出后即可办理托收承付,需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付货款。
可是,吕平把货发出后不几日,财务科长便把他找了去,托收已被对方拒付,理由很简单,委托收款单上只写了两个字:无款。
吕平和对方从初次到无数次交涉了几个月,货款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吕平心想,自己单位是小型企业,流动资金本来就不多,如不及时把欠款清收回来,生产会受影响。
元旦刚过,吕平便辞别妻小,登上了西去的列车。
欠款单位的迟科长没想到吕平在这个时候来讨债,农历已进腊月,还差二十几天就要过春节了。忙忙碌碌工作了一年的人们,谁也不愿放弃轻松的机会,哪还会有心思处理业务,尤其是讨债的。
迟科长很不情愿地接待了吕平,说:“现在年终岁尾,正是银行收贷款的时候,帐户上的钱目前还不够还贷的,银行是不会向外付款的。”
吕平听后说:“我想银行收贷时限不会太长,再者说,现在也正是银行向企业发贷的时候,欠我们单位的货款,还请迟科长多多帮忙,争取早日给予解决。”
“好的。”迟科长说。一周的时间过去了,吕平起初还能耐着性子不温不火地等下去,可是,周围的人现时所做的一切,无一不在刺激着他。在迟科长的带动下,大家欢快地忙着过年前的各种准备,纷纷搞来各类食品、副食、蔬菜、水果及酒类。吕平心想此时此刻,如果自己在家中,不是也在忙着这些事情吗?
这时,迟科长来到吕平身边,说:“老弟,别太叫真了,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是趁早回去吧,免得家人挂念。等春节过后,资金稍有松动时,我给你电汇过去。”
“迟科长,如果你想让我早日回去和家人团聚,唯一办法是把货款让我带回去。否则,我只有成为他乡异客了。”吕平说。
“等下去是没有用的,枉费心力,因为现在实在满足不了你的要求,我也只好做壁上观。”
“看来,今年的节日不属于我的了.”吕平的话语十分凄惨,充满了哀怨。
迟科长有些感动了,他的嘴唇颤了几下,说:“要不然这样吧,我先从别的单位借五万元给你先带回去,余下的以后再解决。”
吕平想,已经置身于这种境地了,岂能得小失大?如果此时见好就收,剩下的十五万多元不知猴年马月才能结清。
吕平没有同意迟科长为他安排的结果。
迟科长摇了摇头,心里说,这人不值得同情。
十天后,腊月二十三。迟科长把一封电报交给吕平,是他妻子发来的,新年即到,请他速回。
迟科长语重心长地说:“老弟,回去吧,别让孩子失望,我给你准备了一点新年礼物,给孩子带回去,全家过个好年。”
“我何尝不想回去,可是不行啊,我们单位的底子本来就薄,哪能经得起欠款的拖累,拿不回去钱,春节过后原料不足,用什么去买,迟科长,尽力吧。”吕平说。
“不是我不尽力,确实有困难。”迟科长说。
三天后,腊月二十七,吕平找到迟科长。
“快到春节了,宾馆放假,麻烦你把你们单位的倒班宿舍给我开一间,我在这儿将就几天,过完节再搬回宾馆去,谢谢了.”吕平说。
“你这是何苦。”迟科长说。
“现在有很多企业亏损,你知道为什么吗?”吕平说,迟科长侧耳倾听。
吕平接着说:“从上到下不能尽职尽责。”
迟科长听完这句话,像触了电一样,从椅子上忽地站了起来,表现出似有所思后的果断。
“你就坐在我这儿别动,等着。”迟科长指着自己刚坐过的木椅,说完走了出去。
下午,迟科长兴冲冲地推开办公室的门。
“二十二万,全给你带回去,明天早晨你来取承兑汇票。”迟科长说。
“实在不知用什么语言感谢你才能表达我的心意。”吕平激动地说。
“没什么,就冲你那一句话和这股干事的劲头,咱们应该交个朋友。”迟科长平静地说。
第二天上午,迟科长交给吕平三张汇票,一张是本单位的开户行办理的,另外两张,是迟科长向其他单位借来的,金额总和二十二万。
想有所得,必有所失,讨债也不例外,怕的是不肯付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