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事业也是信誉度比较高的信誉资源,有些骗子因势利导地借社会事业谋财。
1.空手捐赠
香港的刘盈福1993年3月得知肇庆市要建体育中心以举办省第九届运动会,便乐善好施地提出来将义捐2000万元。肇庆市政府感动得热泪盈眶,为表谢意,授予他“肇庆市荣誉市民称号”,还举行了隆重的庆祝大会,并赠送给他一辆豪华奔驰600型轿车和特批的车牌号码“888”,共值200多万元。岂料,刘盈福开着轿车恰如黄鹤一去再也不回头了。许诺的2000万元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肇庆人不堪受辱,把功绩碑上早已刻好的占据头号显著位置的“刘盈福”三个字凿掉了。
2.土地、移民骗局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加快,炒“土地”和炒“移民”骗局也应运而生,而且愈演愈烈,骗局迭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上海发生的“拥有一片美国”骗案,把美国的一英寸土地以1000元人民币的价格卖给手头并不宽绰的中国人,以满足国人去美国的畸型心理;1998年4月,新西兰太平洋投资顾问公司在《南方都市报》刊出广告,称:中国人只要花一万美元,便可拥有新西兰一公顷土地永久所有权和森林收益权,并进一步承诺购买土地者可获得新政府核发的具有国际合法性的永久土地所有权证,25年后出售土地上森林砍伐权可获得约15万美元的投资回报,而且这项属于个人的资产可随时转让或出售等!实际上,按照美国或新西兰现行法律,根本没有投资移民一说。当时大城市上当的人很多。
美国有一家被称为第一美国服务中心的公司,在曼哈顿的唐人街和布鲁克林的日落公园设有办事处。该公司在报纸和电台上大做广告,以吸引中国社区长期没有人籍的移民,向每人收取500~750美元的费用,并煞有介事地指点移民谎称有残疾,以躲过联邦移民和归化局的面试。谁知当1000多名中国人交了钱后,骗子们就携款而逃,使一度充满希望的移民更加一贫如洗。
3.虚假的邮寄型福利彩票
发行彩票也是改革开放后才兴起来的,有人便利用它骗奖品税服务费、手续费。某县注甘乡南张村村民杨先生1999年1月20日收到署名《新时代商品信息报》寄来的一张报纸和一份幸运抽奖通知。通知说:凡收到此信者为中奖者,将免费得到价值88元的化妆品一套或价值108元的家庭高新致富技术资料一套。杨先生按上面的地址和说明寄去了12元的邮资和包装费,结果再也没有回音,打电话询问了两次,对方说没收到汇款。
还有通过邮寄型中奖通知骗奖品税的。2000年2月4日,松藻矿务局子弟中学的津某收到了一封没有寄发地址的信件,盖有“河南鹤壁中心”的邮戳,里面是河南省内黄超前科技信息中心寄发的“千禧龙年大赠送”有奖活动的宣传单。称此次活动分A、B、C、D四个奖项,对新老用户免费赠送幸运彩票一张,揭开刮奖区竟然是个头等奖,奖品是“多功能家用电脑一部、1999年新款全自动照相机一部,价值1380元”。按要求,津某寄了138元的奖品税,3月21日收到了一个包裹单,发现物品的报价仅100元,连呼上当。
4.保险欺诈
有的保险公司及其工作人员在业务中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欺骗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如寿险营销员为拉客户多得奖金,随意许诺代销者给付比例,至于后果则不管。最有代表性的是虚假的民航保单。1997年11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披露,全国一些城市如深圳、上海、武汉都发现了大量的虚假民航保单。假保单的存在有几个原因:一是坐飞机的多为经济宽裕之人,20元的保单小意思;二是民航事故的概率很低,约为1/800万,如果像汽车一样常出事故,恐怕早已被发现;三是民航保单的发售机制问题成了假保单得以瞒天过海的关键。
5.防癌骗局
癌症是人类健康的死敌。中国科学家通过数年研究发明了用很简单的试纸,取血化验测得早期癌症的方法,其治愈率可达90%以上。正当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打算在全国开展防癌普查时,成都的骗子打着虚拟的四川省防癌普查站的旗号,自称隶属于全国肿瘤办,并在成都的报纸上登出消息,说四川省第一次大规模的防癌普查将在成都地区拉开帷幕,决定在各地、区设立普查站。但却没有具体的实施办法,只是一味地以每套85元的价格销药售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