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律诉讼 > 案例详解 > 正文

    司法协助的概念

    发布日期:2019-11-26 14:56  浏览次数:

    司法协助是指不同国家的法院之间,根据本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按照互惠的原则,在司法事务上相互协助,代为一定的诉讼行为。司法协助可分为:一般司法协助,即代为送达文书和调查取证:特殊司法协助,即对外国法院裁判和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

    司法协助是国际间交往的需要,它不仅有助于促进涉外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且有助于法院裁决的顺利进行,使当事人之间的实体权利义务得以实现,并使国家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得到巩固和发展。

    2.一般司法协助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一般司法协助主要指人民法院和外国法院可以相互请求代为送达文书、调查取证及其他诉讼行为。

    我国人民法院与外国法院之间的司法协助有两种途径:一是依照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途径进行;二是没有条约关系的通过外交途径进行。此外,外国驻中国使领馆可以向该国公民送达文书和调查取证,但不得违反中国的法律,并不得采取强制措施。外国法院委托我国法院协助的事项不得有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安全或社会公共利益。

    外国法院请求我国法院提供司法协助的,应当提交请求书以及所附文件,应当附有中文译本或者国际条约规定的其他文字文本。

    我国提供司法协助,依照中国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外国法院请求采用特殊方式的,也可按照其请求的特殊方式进行,但请求采用的特殊方式不得违反中国法律。

    3.特殊司法协助

    特殊司法协助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我国法院委托外国法院协助执行具有执行力的判决和仲裁机构的裁决,一是外国法院委托我国法院协助执行具有执行力的判决和仲裁机构的裁决。

    ①我国人民法院对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和执行

    我国法律规定,外国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承认和执行的,可以由当事人直接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有管辖权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也可由外国法院依照该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或者按照互惠原则,请求人民法院承认和执行。人民法院对申请或者请求承认和执行的外国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按照互惠原则进行审查后,认为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国家主权、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裁定承认其效力,需要执行的,发出执行令,依照有关规定执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基本原则或者国家主权、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不予承认和执行。

    由当事人直接向我国有管辖权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所谓“有管辖权的中级人民法院”,是指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被执行人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如该外国与我国缔结或参加了国际条约,或者按互惠原则,可由外国法院请求我国人民法院承认和执行。

    我国人民法院接到当事人的申请书或外国法院的请求书,须立案,根据我国法院或者我国与该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进行审查。我国人民法院对外国法院裁判的审查,仅限于审查外国法院的裁判是否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裁判的条件,对外国法院裁判中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问题不予审查,即属程序上的审查制度。

    我国人民法院经审查,裁定承认其效力,需要执行的,发出执行令,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三编规定的执行程序予以执行;反之,认为其不符合我国法律或有关条约规定的条件,则将申请书或者请求书退回请求国的当事人或法院。但在如下两种情况下,应作特殊处理:当事人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有管辖权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如果该法院所在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缔结或者共同参加国际条约,也没有互惠关系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由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作出判决,予以执行;与我国没有司法协助协定又无互惠关系的国家的法院,未通过外交途径,直接请求我国法院司法协助的,我国法院应予退回,并说明理由。

    ②我国法院的裁判在外国的承认和执行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如果被执行人或者其财产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当事人请求执行的,可以由当事人直接向有管辖权的外国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也可以由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或者按照互惠原则,请求外国法院承认和执行。”按上述规定,我国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请求外国法院承认和执行,必须具备如下条件: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必须已发生法律效力;被执行人或者其财产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两国法院存在着有关条约或互惠关系,其具体程序是,当事人可以直接向有管辖权的外国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由人民法院依照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或按互惠原则,请求外国法院承认和执行。另外,人民法院请求外国法院提供司法协助的请求书及其所附文件,要附有该国文字译本或国际条约规定的其他文字文本。

    ③我国仲裁机构的裁决在外国的承认和执行

    我国民事诉讼法对此作了规定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仲裁机构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裁决,当事人请求执行的,如果被执行人或者其财产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应当由当事人直接向有管辖权的外国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

    ④我国人民法院对外国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国外仲裁机构的裁决,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承认和执行的,应当由当事人直接向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其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人民法院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公约,或者按照互惠原则办理。”1986年我国加入1958年在纽约通过的《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1987年4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出《关于执行我国加入的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的通知》,据上述两文件,有关我国人民法院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机构裁决的规定如下:

    根据我国加入该公约时所作的互惠保留声明,我国对在另一缔约国领土内作出的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适用该公约。该公约与我国民事诉讼法有不同规定的,按该公约的规定办理。

    对于在非缔约国领土内作出的仲裁裁决,需要我国法院承认和执行的,应按互惠原则办理。

    根据《1958年纽约公约》第四条的规定,申请我国法院承认和执行在另一缔约国领土内作出的仲裁裁决,是由仲裁裁决的一方当事人提出的对于当事人的申请应由我国下列地点的中级人民法院受理: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为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被执行人为法人的,为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被执行人在我国无住所、居所或者主要办事机构,但有财产在我国境内的,为其财产所在地。

    我国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接到一方当事人的申请后,应对申请承认及执行的仲裁裁决进行审查,如果认为不具有《1958年纽约公约》第五条第二两项所列的情形,应当裁定承认其效力,并且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执行;如果认定具有第五条第二项所列的情形之一的,或者根据被执行人提供的证据证明具有第五条第一项所列的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驳回申请,拒绝承认及执行。

    申请我国法院承认及执行的仲裁裁决,仅限于《1958年纽约公约》对我国生效后在另一缔约国领土内作出的伸裁裁决。该项申请应当在《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的申请执行期限内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