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事例
假设王先生因为啤酒爆炸致使自己终身残疾,他如何主张残疾赔偿金?
法律分析
残疾赔偿金是指,对受害人因人身遭受损害致残而丧失全部或者部分劳动能力的财产赔偿。实践中,残疾赔偿金一般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x20年x伤残系数,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75五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赔偿权利人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同时,公式中涉及的“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是一个客观的标准。政府统计部门都会在每一个统计年度结束后的一定时间,公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经济特区和计划单列市上一年度相关统计数据,其中就包括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
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城镇居民,受害人年龄≤60周岁,残疾赔偿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20x[(11-最高伤残等级)x10%+Ia];60周岁<受害人年龄<75周岁,残疾赔偿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x[20-(年龄-60)]x[(11-最高伤残等级)x10%+Ia];受害人年龄≥75周岁,残疾赔偿金=城x10%+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5x[(11-最高伤残等级)《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25条: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Ia]。需要注意的是:①农村居民计算公式同城镇居民,但应将城镇人均可支配收人改为农村标准;②涉外港澳台居民应按照国内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标准计算;③伤残赔偿附加系数(Ia)的计算方法:首先Ia=0,仅一处伤残或最高伤残等级为1;其次Ia=0.04,另几处伤残等级在2~5级之间;最后Ia=0.02,另几处伤残等级在6~10级之间,伤残赔偿附加系数的约束条件:0≤Ia≤10%;④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根据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人除以平均负担系数计算出的个人平均收人;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解释,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是指被调查的城镇家庭居民在支付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及其他经常性转移支出后所余下的实际收入,平均负担系数是指每一就业者负担人数;⑤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也是指根据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除以平均负担系数计算出的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人。
法律依据
《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25条:“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