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住宅是公民的私人生活空间,受法律保护。因为家是私人生活的载体,是公民最安全、最隐秘、最独立的“私家天地”,也是公民隐私权、财产权和其他权利和自由的象征。《现代汉语词典》对于住宅解释为:住宅即住房,供人居住的房屋。而住宅权又称适宜或充分住房权,是指公民有权获得可负担得起的适宜于人类居住的、有良好的物质设备和基础服务设施的、具有安全、健康和尊严,并不受歧视的住房权利。
法律:
1.《宪法》第39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2.《民法通则》第75条:公民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房屋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没收、冻结。
3.《刑事诉讼法》第111条:进行搜查,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在执行逮捕、拘留的时候,遇有紧急情况,不另用搜查证也可以进行搜查。
4.《刑法》第245条: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5.《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0条: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非法搜查他人身体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案例或现象:
被告人韩某喝酒后独自回家,途中口渴,便进入素不相识的张某家要水喝。张因不认识韩某,又见其有醉意,便要求韩离开。韩拒不离开,并借酒撒疯,在张家又哭又闹,并摔坏张家保温瓶1只,茶具1套。后韩某被张及家人扭送至派出所,公安机关以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并追究其法律责任。日常生活中,当两家矛盾发生争吵、斗殴,甚至冲进对方家里砸毁家具、电器等。这不仅侵犯了财产权和人身权,而且侵犯了住宅权。当你怀疑他人偷了自己的东西而擅自闯入他人家里翻箱倒柜地搜查,这无疑也是侵犯了他人的住宅权,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律师提示:
住宅权对每个人、每个家、每一个社会群体的健康与安宁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法律对公民住宅权的保护程度,足以衡量一个国家的法治化水平。因为住宅权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它包含了居住权、安全与健康权、住宅的公平权、住宅的私隐权、住宅选择的偏好权、住宅救济权以及住宅不受侵犯权与自由处分权等。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包括两种类型:一是没有正当理由未经主人允许,甚至不顾主人阻止,强行进入他人住宅;二是经过主人同意进入,但在主人要求其退出时,无理取闹,拒不退出。